这一年忙忙碌碌,身体和心情都向四面八方奔去。到年底,终于不得不按下暂停键。寓中养病,长日无事,只好围炉拥衾,捧起闲书来。

《威斯敏斯特大教理问答》,同姊妹篇 ”小教理问答“ 一道,作为《威斯敏斯特信条》的注脚,定立于17世纪的英国,是基于改革宗加尔文主义的神学。

行文是按照 ”第一序“ 的逻辑,言语精炼,提纲挈领。全文共九十三个大问。总结一下,大概前七十问是关于基要的概述,侧重于认知的方面,依次涉及:

  • 人生的目的和上帝的属性 (人生的首要目的是 “荣神益人”)
  • 创世之工
  • 罪与堕落
  • 恩典与救赎
  • 称义与成圣 (称义是信心,成圣是信心的果子)
  • 末日与审判
  • 道德律与十诫

大约自七十问至九十三问,则更多关于信仰的仪文,或说躬行的方面,依次涉及:

  • 读经与讲道
  • 洗礼与圣餐 (洗礼是”重生“,圣餐是生命的”生长/成长“)
  • 祷告与主祷文

论点围绕基要真理,倒也不新鲜,权当温习。细细默想,道德律与十诫,过去两年的生活真是近乎每条都破了。摘录下来以自省:

第105问:在第一条诫命中,禁止什么罪?

(5) 无知、忘记、误解、谬见,与他不相配的邪恶思想;

(8) 专顾自己,一心寻求自己的益处,以及其它所有放荡无羁地把我们地心思、意志、情感置与其它事物上,或全部或部分偏离他的事情;

(13)不冷不热,在上帝的事情上是死的;

(14)疏离、背叛上帝;

(19)抵挡圣灵,使他担忧,不满、厌恶上帝的安排,愚昧地指责他把各样灾难加在我们身上;

(20)把我们所具有的,所的来的,所能做的任何好事都归之于幸运;

第113问:在第三条诫命中,禁止什么罪?

(10) 恶语中伤,亵慢讥诮,肆意谩骂,或以其它任何方式反对上帝的真理,恩典和道路;

(12) … 离弃真道,从而羞辱主名;

第117问:(在第四条诫命中)如何将安息日或主日守为圣日?

(1)整日合乎圣洁地安息,不仅不犯那些平常为罪的恶事,还要停止平日合乎上帝律法的俗世的职业和娱乐;

(4)为此,我们要预备心灵,提前安排,殷勤作工,稳健节制,合乎时宜地迅速处理我们地俗世之事,使我们可以更自由、更适宜地尽此日当尽的本分;

第126-133问:在第五条诫命中,对长辈、同辈和晚辈,以及我们与他人的各种关系中,履行彼此当尽的责任。

127(7)包容长辈的软弱,并用爱心遮盖他们;

128(1)晚辈冒犯长辈的罪:忽略向他们当尽的责任;

129(5)长辈当向晚辈尽的责任:严肃庄重,智慧通达,惟圣惟洁,以身作则;

131 同辈之间的责任:

(1)彼此尊重对方的尊严和价值;

(2)在他人面前把荣誉归给对方;

(3)为对方的恩赐和长进而高兴欢喜,如同己有;

第136问:在第六条诫命中,禁止什么罪?

(3)不合道德的愤怒、仇恨、嫉妒和复仇的欲望;

(4)一切过分的情绪,使人烦乱的忧虑;

(5)无节制的吃肉、饮酒、劳作和娱乐;

第138问:在第七条诫命中,命令什么责任?

(1)在身体、意念、感情、言语和行为上,都要贞洁;

(4)自我克制;

(5)与贞洁的人为伴;

第141问:在第八条诫命中,命令什么责任?

(5)对世上财物的判断、愿望和情感要合乎中道;

(8)生活节俭;

第144问:在第九条诫命总,命令什么责任?

(1)保守并增进人与人之间的诚实;

(2)保守并增进他人和我们自身的名誉;

(5)以爱心尊重他人;

(6)爱护他们的名誉,愿意他们有好名声,并为之欢喜;

(7)为他们的软弱难过,并加以遮掩;

(11)不鼓励传舌者、奉承者、诽谤者;

(12)珍惜自己的名誉,并在需要的时候予以辩护;

第148问:在第十条诫命中,禁止什么罪行?

(1)对自己的现状不满;

总结

这些道德律令原本都知道的,只是过去两年连书都不怎么读,更无论圣经了。从人生的 “ought” — 应当问题的角度来看,相较于其它宗教哲学,《圣经》 其实最为通俗完备。读经、祷告,都是起到 measure 的作用,不 measure,就不知道自己偏离到哪里去了。双眼蒙蔽,猪油蒙心,会做错事,也会增加不必要的愁烦。缺少 “明觉”,人生就昏暗了,终日徒劳无为。

以前觉得信仰某种程度上,是个人内心的高度自省(虽然这话并不符合基要真理)。现在觉得,我们可以不认同基督教对于“being” — 存在问题的解释,但是 “自省“ 的这个部分怕不能省去,况且《圣经》的通俗完备,创造了很大的便利。

默想原来有信仰生活的日子,虽然也有世俗事务的忧虑,但并无太多愁烦,只是单纯地认为所有的事情最终都会 work out,即使是现在目力不及的地方。因为 “万事互相效力,叫爱神的人得益处”。也没有太多的欲望,并不以功名利禄为人生的目标,而以追求真理为乐。因为 “因真理,得自由,以服务“。至于生死,亦不惧生死,因为:

你生与死唯一的安慰是什么?
在生和死两者之中,我的身体、灵魂都不属于我自己,乃是属于我信实的救主耶稣基督。

现在的自己,有太多的自我,被许许多多的东西辖制住,目光越发短浅,价值越发单一,快乐日渐减少。每年一到年底,就觉得什么也没做,又浪费了一年。虽然俗世的工作尚可,却找不到自己人生的方向和目的。就这样爱上了这个世界,爱上帝、真理和自由的心不在我里面了。

也许 “上帝” 是个可以存疑的问题,但对真理和自由的追求却不可懈怠。读这篇教理问答,确有温故知新的作用。一个人泛舟大海之上,总是飘无不定,果真没有灵魂的锚、心中的岛,他如何笃志前行呢?总不能真的等找到了再出发吧,况且穷尽一生也未必找的到。我想偷懒了,像心学的那些人一样,我们抓着一杆浆就前行吧,划一阵再说!2019年年终总结里写道,要 ”向志于道,向志于学“。惭愧,拾起来继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