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章 苏格拉底之前

爱利亚学派的芝诺

第一次系统地运用辩证法的人

否定毕达哥拉斯的单元理论,不能同时接受单元理论又接受无限可分性。
归谬法:同一命题不能推导出来两个相悖的结论

辩护巴门尼德的反对虚空的理论

跑道论:我们不可能从跑道的一边跨到另一边,因为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跨过无限多的点。

爱利亚学派:梅里苏斯

萨摩斯起义时的一位将军,曾在B.C.441年打败一支雅典舰队。

“太一” –》 原子论

米利都学派:留基伯

原子论之父

物体由无数粒子组成,每个粒子都具有巴门尼德球体的特征:坚固、立体、不可再分,即“原子”。

(原子在物理上被发现之前,早在古希腊时代就存在于哲学家的构想当中了。)

原子论不是异想天开的结果,是经过150年发展起来的,对米利都人的问题所做出的一个严肃的回答。不仅影响了物理,也产生了一个新的灵魂理论:和其它事物一样,灵魂也由原子构成。

伊比鸠鲁等据此得出兼论:死亡就意味着瓦解,个人的不朽是不存在的。幸福是生命的终极目标,存在于灵魂的平衡状态中。

诡辩家

诞生的土壤:哲学家们相互矛盾的观点,和没有定论答案的问题
诡辩家们都是专职教师,巡回讲课,收学费
修辞学应运而生,辩论学(辩论的目的是取胜,辩证的目的是努力发现真理)

认为:知识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有价值的意见,彻底的实践

普罗泰戈拉(实用主义的创始人)

人是万物的尺度,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,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。每个人的观点对自己而言是真实地,人与人之间地分歧不可能用真理来判定是非。诡辩家特拉西马库斯把正义定义为强者地优势。

第三章 雅典

伯里克利时代

阿那克萨哥拉曾是其老师,含蓄稳健,甚至有点蔑视平民。但雅典的民主政治在其领导下,得以完全成熟。第一公民

苏格拉底

色诺芬,柏拉图
斯多葛学派(把德行作为众善之首)和犬儒学派(不关心世俗利益)的先兆

《卡密德篇》:适度
《露西思篇》:友谊
《拉黑斯篇》:勇气
《申诉篇》:记录审判苏格拉底
《会饮篇》
《裴多篇》

无知是罪恶的首要根源
知识即美德:与基督教的伦理观完全相反

年轻时见过芝诺和巴门尼德,学习了辩证法

不必害怕死亡,死亡就像无梦的睡眠,或者像另一个世界的生活,在那里,他可以不受干扰地同奥尔弗斯,缪索斯,赫西俄德,以及荷马交谈,而他们肯定不至于杀死一个提问者。

柏拉图

政治世家,继父是伯里克利的朋友和同党。富有,无有经济之忧。

B.C. 387年,柏拉图在雅典城北不地一个小树林创办了一所学校。因为这块土地与传奇英雄阿卡德蒙斯有关,学校取名为“Academy”(学院)。存在了900多年,A.D.529年,被查士丁尼大帝关闭,因为古典传统违背基督教原则。是中世纪之后出现地大学地前身。
教授:算术、几何、天文、声学、和声学 (所以就是数学和音乐,承袭毕达哥拉斯学派地传统),十年之久,从形成转向存在,将人的注意力从纷杂的经验世界转向世界背后永恒不变的架构上来。
大学的作用,不是知识填鸭,而是引导学生养成批判和观察的习惯,以及理解与所有问题相关的原则和标准。

美诺篇 Meno - Kindle
智者篇 Sophist - Kindle
普罗泰戈拉篇 protagoras - kindle
apology 申辩篇, crito 克力同篇, and phaedo of socrates 裴多篇
philebus 菲利帕斯篇
menexenus 梅涅克塞鲁篇

亚里士多德

雅典学院的第一批学生,求学生活20年。亚里士多德描述的柏拉图:从未写过一本教科书,觉得现实世界过于复杂,无法压缩到一个预先设计好的书面模子里去。(这一点,与孔子述而不作,应用“仁”的场景很像)。